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在历次中央会议中,对全国加强党的建设,特别是对党员干部廉政建设,转变作风,关注民生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和具体的要求。只有认真学习讲话,深刻领会讲话精神,彻底转变作风,反腐倡廉,扎根群众接地气,才能方向明确,立场坚定,务实创
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在历次中央会议中,对全国加强党的建设,特别是对党员干部廉政建设,转变作风,关注民生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和具体的要求。只有认真学习讲话,深刻领会讲话精神,彻底转变作风,反腐倡廉,扎根群众接地气,才能方向明确,立场坚定,务实创新,科学发展,党群共圆中国梦。 (责任编辑:admin)一、认真学习讲话精神,彻底深化思想转变 在我国处以改革创新、科学发展的新时期,要实现民族振兴的中国梦,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。切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,彻底转变党员干部工作作风,别无它路。只有转变党的作风,才能以人为主,依靠群众积思广意,统筹计划,科学发展。在党建设上,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“照镜子、正衣冠、洗洗澡、治治病”的讲话精神,以党的组织纪律、党的代表性、先进性为标准,自觉照出在工作中违背党风党纪的官僚主义、形式主义、享乐主力和奢靡之风的思想根源,社会根源,敢于暴露自我,结合思想深处,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进行清脑,对症思想工作来一次大扫处,深刻触入灵魂深处。运用笤帚不到、灰尘不会自己跑掉的真理,做到不留死角、不留空隙。从立场、观点、综合意识、工作作风、廉洁自律上逐一对照,并按照为人民服务务实、廉洁的要求,勇于正视缺点、错误,勇于担当、勇于改正。痛下决心,以壮士断腕的勇气,做到宁可瘦身掉肉,决不带病工作。 在自我批评中,洗掉思想上、工作中的灰尘,甩掉包袱,轻装上阵,坚定立场,做到身在污中不染其黑,彻底把立场观点、思想行动转变到党的修养、素质上来,依靠群众、服务群众、硬棒棒地树起共产党人的良好形象。 二、承接地气,保持党性 劳动创造了世界,人民是真正的英雄,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限的创造力。党的代表性就是党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。没有群众的支持,党的事业就无法前进,没有党的领导,我国也不会有今天的小康社会。党和人民群众是血肉相连的。只有加强党群血肉相连的关系,党员干部只有深入到广大群众之中,想群众所想,急群众所急,才能从群众中吸取营养,接群众的地气。以人为本,保持党性,实干兴邦,空谈误国,是颠覆不破的真理。党员干部作风中,这些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、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就是脱离群众的具体表现。刹住党内的不正之风,就是拨正党的政治路线的真实之举。也是发展经济之举,腐败影响了中国经济发展,故更是提高党的形象之举。不正之风损坏了党的形象,只有以踏石有印,抓铁有痕的毅力和决心,加快思想改造,制定一系列长远机制常抓不懈,才能彻底转变党的作风,只有保持党性,遵守党的纪律,才能体现党的先进性。否则,便是空谈,后果毋庸讳言。 三、转变作风,持之以恒 党员干部的作风,不单是表现了个人的素质,也从某些部分反映出了领导干部的能力,同时也体现了党和政府的形象。它直接影响着党的群众路线和党群事业的功败与成。当今党员干部中的不正之风,不单是一时的一阵风,一个朝夕即可改变的。它表现出的顽固性、反复性象弹簧一样,具有能软能硬的特点。你强它就软,你软它就强。要拿出愚公移山之志,持之以恒。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八项规定,加强党的廉政建设,彻底转变不良风气,就必须下狠心,以踏石有印、抓铁有痕的劲头,建立健全长效机制,狠抓思想道德改造的学习,深入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教育,党性、党风、党纪及作风贯穿教育,使党员干部自觉地或约束地把思想溶入到群众的血液中,使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强化到执政为民责任上来,密切党群血肉联系的根本宗旨。以党的法规制度贯穿到党员干部的每一个行动中,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,使权力和权理、权利绝然分离。党的各级纪检机构,必须定期不定期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,同时进行明察暗访,加强问责和惩罚力度,实行矫枉过正。对有令不行,有禁不止,顶风违纪,造成恶劣影响者,要使其付出沉重的代价,对学习不触及思想、立场不坚定、措施不得力、工作敷衍塞责、瞒上压下、虚填假报、走形式、搞变通、拉邦结派、遇问题推责任、舍车保帅、不能上行下效、释放正能量者一律严加惩处,使其付出沉痛代价,并一追到底,对其有关领导、主要领导进行问责。 思想认识加强了,党群关系密切了,长效机制建立了,监督检查跟上了,只要持之以恒、党群共建、共圆中国梦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。 |